科学施肥知识介绍
2019/9/2 8:24:47 点击:
1、主持人: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是作物的粮食。作物生长需要什么营养元素?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一般土壤中含有的中、微量元素都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但对于某些对中、微量元素特别敏感的作物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较严重的土壤,则必须施用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肥料。
2、为什么说常年不施用肥料地力就会下降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他通过试验发现,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矿质营养,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拿走,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因此,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否则,就难以再获得过去那样高的产量。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用肥料。由于李比希在植物营养与施肥方面的伟大贡献,他被誉为农业化学的创始人。当然,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是不必要的,从自然界养分循环和土壤中物质平衡的观点出发,应当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类型,有重点地归还必要的养分。
3、为什么只用一种肥料不行?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产生微量元素缺乏症,从而导致减产。例如玉米、水稻缺锌植株矮小,油菜缺硼花而不实等。所以,不论微量元素还是大、中量元素,其重要性是一样的,并不因为需要量的多少而改变,这就是“同等重要律”。
另外,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施用其他肥料不仅不能解决缺素的问题,有些时候还会加重缺素症状。这就是“不可替代律”。因此,施肥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缺什么补什么。
4、营养元素有这么多种,怎么决定施哪种肥料?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通常用装水木桶进行解释:木桶由代表不同养分含量和因子的木板组成,贮水量的多少由最短木板的高度决定。如果不针对性地补充最小养分,即使其他养分增加得再多,也难以提高产量,只能造成肥料的浪费。最小养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土壤中的最小养分得到补充,满足作物需求之后,产量就会迅速提高,原来的最小养分就不再是最小养分而让位于其它养分了。比如,开始的时候,氮是最缺的,是最小养分,产量水平受氮限制。氮增加后,磷成了最小养分,产量水平受磷限制。氮和磷都增加后,钾成了最小养分,产量水平受钾限制。在严重缺钾的土壤上使用再多的氮磷肥料,作物产量也不会增加。
当然,影响作物产量的众多的因子是纠缠在一起的,因子与因子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而且经常在不断变化。例如,磷的不足,影响氮的肥效;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氮的吸收;磷肥施用过量,导致锌的沉淀,容易发生缺锌症等。作物丰产是由诸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要注重各种养分之间的配合施用,另一方面施肥措施也要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发挥因子的综合作用。
5、农民常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施肥是不是越多越好
在土壤缺肥的情况下,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作物的产量会相应增加。但施肥量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并不是正相关关系。当施肥量很低的时候,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很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呈递减趋势,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多施肥料产量也不会增加。这就是“报酬递减律”。因此,施肥的增产潜力并不是无限的,施肥要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是过量施肥,必然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科学施肥不是肥料施得越多越好,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吃饱不浪费”。
6、怎样进行科学合理施肥
做到科学合理施肥,就是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吃饱不浪费”,也就是要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不可替代律、肥料报酬递减律等理论为依据,遵循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以肥料与综合农业技术相配合为指导原则,产前确定施肥的品种、数量、比例以及相应的科学施肥技术,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土壤培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配方施肥必须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确定施肥的方法。首先是要知道作物生长需要什么养分,需要多少,这就需要根据作物品种和产品水平确定。其次是了解土壤中能供给多少养分,这需要通过土壤养分的分析化验确定。第三是了解施入土壤的肥料有多少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这需要通过田间肥料试验确定。
总体上来说,作物需要的养分由土壤供给和施肥两部分组成,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总量,减去土壤能提供的部分,就是需要施肥补充的养分数量。做到配方施肥,必须依靠科学的手段,了解作物、土壤和肥料的情况,就像过去常说的“看天、看地、看庄稼”。
7、配方施肥的主要原则
配方施肥主要有三条原则:
(1)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实施配方施肥必须以有机肥料为基础。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标。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高。因此必须坚持多种形式的有机肥料投入,才能够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
各种营养元素的配合是配方施肥的重要内容,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在土壤高强度利用下,必须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稳产。
(3)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
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养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破坏或消耗了土壤肥力,意味着降低了农业再生产的能力。配方施肥必须遵循养分归还学说原理,不断补充和提高土壤肥力,才能达到稳产高产,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8、随着肥料行业的发展,目前肥料市场上肥料种类繁多,新肥料品种层出不穷。一部分不法商家趁机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严重扰乱了肥料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肥料市场上出现的主要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以次充好,减少氮、磷、钾元素含量,偷工减料,肥料养分含量低于标示值,以低于真肥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从而在短期内获得暴利,同时造成化肥市场价格混乱。这种肥料由于养分含量不足,农民购肥使用后效果不理想。
二是标识不规范,误导消费者。国家明确规定,复混肥料生产厂家必须标明各单质元素含量及总分含量。可是一些厂家只标明总养分含量,而不标明单质元素含量;有的甚至连总养分含量也不标;或者故意混淆“植物总养分”和“总养分”概念,用“植物总养分”代替规范的“总养分”;或者把大量和中微量元素全部相加作为总养分。有些复混肥商家在包装标识上有意误导农民,并不标识规范的“N-P-K”,而是以Cl、Ca等元素代替。
三是新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例如有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有机质含量非常低,目的是逃避国标,钻管理的空子。有的以中微量元素肥为名,把一些工业副产品作为肥料销售。有的产品不经过必要的试验示范,盲目扩大适用作物和适用区域等等。特别是在肥料广告宣传中吹嘘、夸大产品功效,产品名称动不动就用“肥王”、“高效”、“生态”等等,误导农民。
9、农民购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能够避免购买假劣化肥呢?
在这里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化肥质量的简易识别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在购肥时参考:
简易识别方法概括为五个字“看、摸、嗅、烧、湿”。
首先是看:
一看肥料包装。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其外包装规范、结实,包装袋封口严密。一般注有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登记许可证、商标、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净重、厂名、厂址等;假冒伪劣肥料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上信息标示不清,质量差,易破漏。
二看肥料的粒度(或结晶状态)。氮肥(除石灰氮外)和钾肥多为结晶体;磷肥多为块状或粉末状的非晶体,如钙镁磷肥为粉末状,过磷酸钙则多为多孔、块状;优质复合肥粒度和比重较均一、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而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
三看肥料的颜色。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全为白色,有些略带黄褐色或浅蓝色(添加其它成分的除外);钾肥白色或略带红色,如磷酸二氢钾呈白色;磷肥多为暗灰色,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是灰色,磷酸二铵为褐色等,农民朋友可依此做大致的区分。
其次是摸:将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压转动,根据手感来判断肥料。利用这种方法,判别美国二铵较为有效,抓一把肥料用力握几次,有“油湿”感的即为正品;而干燥如初的则很可能是冒充的。此外,用粉煤灰冒充的磷肥,也可以通过“手感”,进行简易判断。
3、嗅: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来简单判断。如碳酸氢铵有强烈氨臭味;硫酸铵略有酸味;过磷酸钙有酸味。而假冒伪劣肥料则气味不明显。
4、烧:将化肥样品加热或燃烧,从火焰颜色、熔融情况、烟味、残留物情况等识别肥料。
比如氮肥:碳酸氢铵,直接分解,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无残留物;氯化铵,直接分解或升华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和酸味,无残留物;尿素,能迅速熔化,冒白烟,投入炭火中能燃烧,或取一玻璃片接触白烟时,能见玻璃片上附有一层白色结晶物;
再说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骨粉则迅速变黑,并放出焦臭味。
而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钾镁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发出噼叭声。复混肥料燃烧与其构成原料密切相关,当其原料中有氨态氮或酰氨态氮时,会放出强烈氨味,并有大量残渣。
5、湿:
如果外表观察不易认别化肥品种,也可根据在水中溶解状况加以区别。将肥料颗粒撒于潮湿地面或用少量水湿润,过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肥料的溶解情况进行判断。如硝铵、二铵、硫酸钾、氯化钾等可以完全溶解(化),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硝酸铵钙等部分溶解;复合肥颗粒会发散、溶解或有少许残留物,而假劣肥料溶解性很差或根本不溶解(除磷肥)。
当然,以上仅为最直观和最简单的识别方法,还不能对肥料做出精确的判断。如想准确地了解肥料中养分含量,区分真假化肥,最好将肥料送到当地的土肥站化肥室进行化验鉴定。
另外,在购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尽量到国家指定的定点单位购买肥料,即各级农资公司、化肥生产厂家和农业“三站”,不要到个人或其它非正规销售网点购买。
二是购肥时要认真看清化肥检验合格证以及包装袋上的标识,一定要有生产许可证号,有效养分含量和生产厂家地址。
三是购肥时一定要索要发票,以备日后出现质量问题时,有投诉依据。
四是一旦出现化肥质量问题,要及时向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以上的识别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可能完全避免购买到假劣肥料,但大家在购肥时多加注意,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对于一些自己不能判断真假的肥料,最好送有关质量检验部门检验。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一般土壤中含有的中、微量元素都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但对于某些对中、微量元素特别敏感的作物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较严重的土壤,则必须施用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肥料。
2、为什么说常年不施用肥料地力就会下降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他通过试验发现,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矿质营养,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拿走,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因此,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否则,就难以再获得过去那样高的产量。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用肥料。由于李比希在植物营养与施肥方面的伟大贡献,他被誉为农业化学的创始人。当然,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是不必要的,从自然界养分循环和土壤中物质平衡的观点出发,应当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类型,有重点地归还必要的养分。
3、为什么只用一种肥料不行?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产生微量元素缺乏症,从而导致减产。例如玉米、水稻缺锌植株矮小,油菜缺硼花而不实等。所以,不论微量元素还是大、中量元素,其重要性是一样的,并不因为需要量的多少而改变,这就是“同等重要律”。
另外,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施用其他肥料不仅不能解决缺素的问题,有些时候还会加重缺素症状。这就是“不可替代律”。因此,施肥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缺什么补什么。
4、营养元素有这么多种,怎么决定施哪种肥料?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通常用装水木桶进行解释:木桶由代表不同养分含量和因子的木板组成,贮水量的多少由最短木板的高度决定。如果不针对性地补充最小养分,即使其他养分增加得再多,也难以提高产量,只能造成肥料的浪费。最小养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土壤中的最小养分得到补充,满足作物需求之后,产量就会迅速提高,原来的最小养分就不再是最小养分而让位于其它养分了。比如,开始的时候,氮是最缺的,是最小养分,产量水平受氮限制。氮增加后,磷成了最小养分,产量水平受磷限制。氮和磷都增加后,钾成了最小养分,产量水平受钾限制。在严重缺钾的土壤上使用再多的氮磷肥料,作物产量也不会增加。
当然,影响作物产量的众多的因子是纠缠在一起的,因子与因子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而且经常在不断变化。例如,磷的不足,影响氮的肥效;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氮的吸收;磷肥施用过量,导致锌的沉淀,容易发生缺锌症等。作物丰产是由诸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要注重各种养分之间的配合施用,另一方面施肥措施也要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发挥因子的综合作用。
5、农民常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施肥是不是越多越好
在土壤缺肥的情况下,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作物的产量会相应增加。但施肥量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并不是正相关关系。当施肥量很低的时候,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很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呈递减趋势,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多施肥料产量也不会增加。这就是“报酬递减律”。因此,施肥的增产潜力并不是无限的,施肥要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是过量施肥,必然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科学施肥不是肥料施得越多越好,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吃饱不浪费”。
6、怎样进行科学合理施肥
做到科学合理施肥,就是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吃饱不浪费”,也就是要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不可替代律、肥料报酬递减律等理论为依据,遵循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以肥料与综合农业技术相配合为指导原则,产前确定施肥的品种、数量、比例以及相应的科学施肥技术,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土壤培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配方施肥必须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确定施肥的方法。首先是要知道作物生长需要什么养分,需要多少,这就需要根据作物品种和产品水平确定。其次是了解土壤中能供给多少养分,这需要通过土壤养分的分析化验确定。第三是了解施入土壤的肥料有多少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这需要通过田间肥料试验确定。
总体上来说,作物需要的养分由土壤供给和施肥两部分组成,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总量,减去土壤能提供的部分,就是需要施肥补充的养分数量。做到配方施肥,必须依靠科学的手段,了解作物、土壤和肥料的情况,就像过去常说的“看天、看地、看庄稼”。
7、配方施肥的主要原则
配方施肥主要有三条原则:
(1)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实施配方施肥必须以有机肥料为基础。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标。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高。因此必须坚持多种形式的有机肥料投入,才能够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
各种营养元素的配合是配方施肥的重要内容,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在土壤高强度利用下,必须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稳产。
(3)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
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养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破坏或消耗了土壤肥力,意味着降低了农业再生产的能力。配方施肥必须遵循养分归还学说原理,不断补充和提高土壤肥力,才能达到稳产高产,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8、随着肥料行业的发展,目前肥料市场上肥料种类繁多,新肥料品种层出不穷。一部分不法商家趁机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严重扰乱了肥料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肥料市场上出现的主要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以次充好,减少氮、磷、钾元素含量,偷工减料,肥料养分含量低于标示值,以低于真肥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从而在短期内获得暴利,同时造成化肥市场价格混乱。这种肥料由于养分含量不足,农民购肥使用后效果不理想。
二是标识不规范,误导消费者。国家明确规定,复混肥料生产厂家必须标明各单质元素含量及总分含量。可是一些厂家只标明总养分含量,而不标明单质元素含量;有的甚至连总养分含量也不标;或者故意混淆“植物总养分”和“总养分”概念,用“植物总养分”代替规范的“总养分”;或者把大量和中微量元素全部相加作为总养分。有些复混肥商家在包装标识上有意误导农民,并不标识规范的“N-P-K”,而是以Cl、Ca等元素代替。
三是新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例如有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有机质含量非常低,目的是逃避国标,钻管理的空子。有的以中微量元素肥为名,把一些工业副产品作为肥料销售。有的产品不经过必要的试验示范,盲目扩大适用作物和适用区域等等。特别是在肥料广告宣传中吹嘘、夸大产品功效,产品名称动不动就用“肥王”、“高效”、“生态”等等,误导农民。
9、农民购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能够避免购买假劣化肥呢?
在这里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化肥质量的简易识别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在购肥时参考:
简易识别方法概括为五个字“看、摸、嗅、烧、湿”。
首先是看:
一看肥料包装。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其外包装规范、结实,包装袋封口严密。一般注有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登记许可证、商标、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净重、厂名、厂址等;假冒伪劣肥料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上信息标示不清,质量差,易破漏。
二看肥料的粒度(或结晶状态)。氮肥(除石灰氮外)和钾肥多为结晶体;磷肥多为块状或粉末状的非晶体,如钙镁磷肥为粉末状,过磷酸钙则多为多孔、块状;优质复合肥粒度和比重较均一、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而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
三看肥料的颜色。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全为白色,有些略带黄褐色或浅蓝色(添加其它成分的除外);钾肥白色或略带红色,如磷酸二氢钾呈白色;磷肥多为暗灰色,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是灰色,磷酸二铵为褐色等,农民朋友可依此做大致的区分。
其次是摸:将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压转动,根据手感来判断肥料。利用这种方法,判别美国二铵较为有效,抓一把肥料用力握几次,有“油湿”感的即为正品;而干燥如初的则很可能是冒充的。此外,用粉煤灰冒充的磷肥,也可以通过“手感”,进行简易判断。
3、嗅: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来简单判断。如碳酸氢铵有强烈氨臭味;硫酸铵略有酸味;过磷酸钙有酸味。而假冒伪劣肥料则气味不明显。
4、烧:将化肥样品加热或燃烧,从火焰颜色、熔融情况、烟味、残留物情况等识别肥料。
比如氮肥:碳酸氢铵,直接分解,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无残留物;氯化铵,直接分解或升华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和酸味,无残留物;尿素,能迅速熔化,冒白烟,投入炭火中能燃烧,或取一玻璃片接触白烟时,能见玻璃片上附有一层白色结晶物;
再说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骨粉则迅速变黑,并放出焦臭味。
而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钾镁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发出噼叭声。复混肥料燃烧与其构成原料密切相关,当其原料中有氨态氮或酰氨态氮时,会放出强烈氨味,并有大量残渣。
5、湿:
如果外表观察不易认别化肥品种,也可根据在水中溶解状况加以区别。将肥料颗粒撒于潮湿地面或用少量水湿润,过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肥料的溶解情况进行判断。如硝铵、二铵、硫酸钾、氯化钾等可以完全溶解(化),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硝酸铵钙等部分溶解;复合肥颗粒会发散、溶解或有少许残留物,而假劣肥料溶解性很差或根本不溶解(除磷肥)。
当然,以上仅为最直观和最简单的识别方法,还不能对肥料做出精确的判断。如想准确地了解肥料中养分含量,区分真假化肥,最好将肥料送到当地的土肥站化肥室进行化验鉴定。
另外,在购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尽量到国家指定的定点单位购买肥料,即各级农资公司、化肥生产厂家和农业“三站”,不要到个人或其它非正规销售网点购买。
二是购肥时要认真看清化肥检验合格证以及包装袋上的标识,一定要有生产许可证号,有效养分含量和生产厂家地址。
三是购肥时一定要索要发票,以备日后出现质量问题时,有投诉依据。
四是一旦出现化肥质量问题,要及时向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以上的识别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可能完全避免购买到假劣肥料,但大家在购肥时多加注意,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对于一些自己不能判断真假的肥料,最好送有关质量检验部门检验。